导航: 老古网老古论坛XMOS公共讨论区XMOS开源项目区单片机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广告区域
→[原创]请教[KKWW]

 *第14130篇: [原创]请教

  
楼 主:KKWW 2003年7月5日16:23
 [原创]请教
MS8051系列单片机可靠性差易飞程,此说法有道理吗?
  
2楼:a12345678 2003年7月8日23:43
 没这个说法,这是生意不好怪柜台.
  
3楼:龙芯四十三号 2003年7月9日08:22
 在我的使用经验上,的确存在
主要是由于51单片机的设计结构决定的!!!同PIC和msp430等比
  
4楼:a12345678 2003年7月10日21:42
 很多时候都是设计人员不熟悉器件造成的
比如在上世纪盛行一时的Z80CPU,在我国由北京一家计算机厂做出的TP-801单板机。很多人在使用中发现TP-801不稳定,包括我本人也发现这个问题,从此认为Z80不稳定,我们都认为Z80不行。这导致我经历了MCS-48/49系列单片机,MCS-51,MCS-96/98的循环,甚至准备改为PIC,并和当时国内的总代理----福州高奇的杨维坚经理联系过。但是从后来的资料得知,日本一直到92年为止都是以8085/Z80为主要控制用CPU,而且至今仍在使用。可见是TP-801设计不良,使大家误以为是Z80不好。
      再举个例子。两年前,我在初次使用PHILIPS的87LPC762时候,发现它的INT0脚做输出时不稳定,以为是仿真机的问题,打电话到周立功,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又打电话到万利,万利的刘工很不耐烦的问我:看清楚data sheet了吗?   我说:看了。   刘工又说:你没有看到这支脚是开漏输出吗?  我马上明白了,需要增加上拉电阻。
      可见,很多时候都是设计人员不熟悉器件造成的。比如51高电平驱动能力较弱,而偏要它高电平输出较大电流,这当然不行,只有通过外部扩流解决----至今还有人在犯这个低级错误。
      这个问题在网上已经讨论多次了,由于8/16位单片机的技术水平相对于今天的集成电路技术来说,是小菜一蝶,除了新产品推出来时有可能出现考虑不周的问题外,经典产品在它规定的应用范围内,不会有什么不稳定问题了。
  
5楼:kkww 2003年7月10日22:43
 8051的抗干扰能力
实践中我确实发现在强干扰情况下,普通8051CPU抗干扰能力相对差一些。可喜的是,试验证实新的C8051FXXX系列CPU的抗干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6楼:kkww 2003年7月9日20:14
 是什么结构?
是P0/P2外部总线结构吗?

>>>>>>对该主题发表你的看法

本主题贴数6,分页: [第1页]


[上一篇主题]:各位老大,W77E58的两个串行口怎样初始化和收发数据???能举个例子吗!![求助]

[下一篇主题]:告诉各位网友买编程器不要买北京伟惶科技公司的编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