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老古网老古论坛XMOS公共讨论区XMOS开源项目区单片机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广告区域
→[原创]怎样选择表面贴技术?

* 79478: [原创]怎样选择表面贴技术?

   万小美 
万小美发表的帖子 

 [原创]怎样选择表面贴技术?
一些连接器公司通过使用螺丝钉把电路板或附件锁到面板上,以达到应力消除。虽然这些概念可能会增加机械强度,一些解决方案甚至不需要二次装配或人工的交涉就能够提供必要且可靠的电路板支持力。所有表面贴连接器必须备有某种形式的应力消除。
    通孔回流技术使表面贴连接器能够通过取放机,并提供比表面贴技术更坚固的电路板连接。与通孔针类似,通孔回流焊或引脚浸锡膏皆要求细孔被部分钻进PCB,使得这些纤细的针可通过回流焊。这些通孔引脚与表面贴信号引脚结合使用,往往通过经增强的机械强度与接地供应双倍的负载。然而,当通孔回流引脚应用于高速应用时将会有产生一些劣势。
    虽然表面贴引脚用于信号性能方面,通孔回流针却能在电路板上提供更坚固的连接。不仅如此,在夹层连接器高度以及子卡重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通孔回流针无疑提供更出众的刚度与强度。压接技术在过去40年来为背板连接器的实际标准,表面贴/通孔回流的背板解决方案往往超越压接的信号性能,且同时提供卓越的耐用性。
    共面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路板被压缩到越来越小的底盘,造成夹层连接器目前的需求很大。更多针数和更小焊垫的要求驱使连接器公司快速且大量生产了许多独特的设计供设计者选择。然而,潜藏的最大问题是:哪一个表面贴连接器在组装、测试,甚至安装在应用后仍能够提供最可靠的连接?
    几乎每一位系统制造工程师都曾经历过表面贴连接器出现问题,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极小的接触端子和经济许可下越来越薄的印刷电路板使得共面型几乎无法达成。试设想,超薄夹层卡虽然其扭曲达到IPC标准,然而由于表面贴连接器的引脚设计不佳,最终导致引脚无法与电路板连接。再次强调,设计工程师必须质疑和评估表面贴连接器各方面的设计。
    记得要询问引脚的形成,例如,在哪个位置冲压?在哪个位置弯曲?(提示:“弯曲”合金会尝试返回正常状态。因此,如果表面贴引脚是通过弯曲而达到100%的共面性,那它到达装配线时将很有可能无法达到100%的共面性。)
    表面贴技术的新时代
    千万别因为过去不愉快的经验而让您放弃设计使用新的表面贴连接器。市面上仍有适用于I/O、电缆对板、板对板,甚至背板应用的卓越与极可靠的表面贴连接器。您大可向连接器公司代表索取焊有表面贴连接器的样品板,以便能够亲自进行测试。仔细检视单件样品以对其引脚设计产生某种程度的信任,进一步的建议为使用显微镜进行检视。请确保所有的表面贴连接器皆包括某种形式的可靠PCB应力消除,如焊锚或通孔回流针。在装配阶段,建议您与能够保证引脚共面性以及有信誉的连接器制造商合作。
    能够供应坚固且高品质表面贴连接器的连接器制造商将会很乐意向您提供所有所需工具以完成您的决定。


发表时间:2012年6月5日15:50:44

  
回复该帖

本主题共有 1 帖,分页:>>>>>该主题的所有内容[1]条

 *树形目录 只列出部分跟帖的标题以及简单的摘要信息 该主题的部分跟帖如下:

[上一篇帖子]:IPC-A-610E培训将7月在深圳开课温馨提示:本课程每月将在全国各地举办公开课,也为企业提供企业
[下一篇帖子]:杂志《电磁兼容工程师》--2012年第2期好资料要分享http://bbs.emcb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