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5020 作者:以及未也 邮件:kuzaowushui@126.com ID:132115 登陆:1次 文章数:5篇 最后登陆IP:60.166.139.214 最后登陆:2010/3/30 15:19:27 注册:2010/3/27 15:22:43 财富:135 发帖时间:2010/3/27 15:26:02 发贴者IP:60.166.132.197 标题:以及未也:AKA传奇和亚嵌那些事 摘要:No.55020AKA传奇和亚嵌那些事 AKA传奇和亚嵌那些事 akaer(akaer@sina.com) 2010-3-20 亚嵌发源于2003年3月1日成立的AKA嵌入式小组(AKA Embedded),AKA 嵌入式小组又隶属1998年成立的AKA组织 ),和AKA嵌入式小组大约同一时期成立的还有一个AKA安全小组(其发起人为王曙、付晓宇,技术非常强),后来AKA安全小组由于没有找到有效的发展模式遗憾地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AKA嵌入式小组后来成为AKA唯一存活下来的独苗,而正是AKA嵌入式小组的骨干成员在探索小组发展的困惑和艰难中创立了现在蜚声嵌入式业界的亚嵌教育 )。 AKA传奇 AKA组织的成立本身就具有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AKA是受Linux成功的启发,中国当时年轻而不安分的心所焕发出来的理想和热情的化身,有如下令人动容的写照佐证: “当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们,怀着相同的梦想与理念, 通过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通讯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时候,AKA 就诞生了。 AKA 是一个信号,是下一个千年的发令枪(注:当时是1998年),热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互相鼓舞,力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互相加强,秩序通过一种全新的互动而形成; AKA 是一面旗帜,感召着所有热爱软件开发,并愿意通过这种热爱来理解生命及存在的意义的跃动不安的心灵; AKA 是一个象征,是时代精神的活生生的标签; AKA 是一个渴望创造并勇于去创造的组织,虽然我们知道:创造最常用的方式是尝试,而尝试最大的可能是失败; AKA 是一队自由飞翔的大雁,在湛蓝的天空之中,在苍茫的大地之上,去探索前方未知的奇景。”——  正是这样的召唤曾令多少当时20多岁富于幻想又富实干精神的从事信息技术的70后们热血沸腾、心驰神往从而加入AKA组织,大家一起呼应国际开源运动,大力推广自由软件,支持并发起自由软件项目(如魏永明主持的miniGUI等),组织翻译最经典的带哲学色彩的自由软件文章(大教堂与市集、魔法大锅炉等),办电子杂志( ),办论坛,开沙龙,开办讲座不可胜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Linux精英。关于AKA的由来、章程、理念等,忠实地记录于 , 朋友们不妨抽空访问一下,读一读里面的精彩文章,真希望能同样焕发起我们的80后或90后的技术理想和热情。 AKA理念 AKA的创立者们在组织成立之初通过深入讨论确立了“自由、协作、创造”的技术理想或曰理念,有多少人深受该技术理想的鼓舞而投身AKA的工作已经不好统计了,但我相信,所有的老AKA成员在灵魂的深处都刻下了这六个貌似平凡的大字。 AKA的名字来自于《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中那只领头大雁的名字(见附A),AKA组织的标志形象就是大雁,而大雁精神不正是“自由、协作、创造”理念的生动写照吗,大雁是野雁不是家鹅,生性追求自由,大雁每年飞行万千里,孤雁没法完成这样的长途跋涉,就靠着整齐而科学的人字雁阵或一字雁阵,飞在前面的领头雁不时地轮换,一路“嗬咿 嗬咿”地相互鼓舞相互协作来完成令人为之赞叹的长途跋涉到达温暖的目的地,不耽恋于原本安乐的老窝而选择千万里外的远方这不正是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AKA嵌入式小组以及其成员后来所创立的亚嵌教育 ),完全地秉承了AKA的技术理想,把大雁精神以及体现大雁精神的“自由、协作、创造”理想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内核,并加以忠实地执行,在当下的中国,大雁精神尤其显得那么稀有所以极为宝贵。归结起来,亚嵌教育的组织文化就是“大雁文化”,“大雁文化”不仅仅是亚嵌教育自己的组织文化,同时还是我们向亚嵌教育的同学们大力倡导的学习文化——大雁学习文化。 亚嵌起源 AKA发萌于1998年早些时候的水木清华BBS上,1998年10月1日宣告成立,2000年前后发展到顶峰,此后受骨干成员出国、成家、创业等影响,加上当时网络泡沫的破灭,2000年后进入低潮,由AKA成员清华大学的陶品(现在清华计算机系任教)在低潮中勉力维持,2001年徐毅和汪中子先后加入AKA创办操作系统沙龙、和IBM 合作设立先锋论坛等,后徐毅逐渐淡出AKA,2002年底,汪中子发起筹备AKA嵌入式小组,张福新(当时龙芯课题组系统组组长,现任龙芯梦兰总经理)、李明(当时在清华计算机系读研,现亚嵌教育)、何家胜(神州龙芯公司,现亚嵌教育)、杨勇(神州龙芯公司,现成都睿尔总经理)、姚文龙(当时的方舟科技)、赵岩(北航)、郭初生(北理博士生)等骨干先后加入,2003年3月1日AKA嵌入式小组在中科院新图书馆宣告成立,计算所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研究员、ARM谭军、miniGUI魏永明、SkyEye陈渝、Lisoleg章峰、《Linux编程白皮书》作者当时任职ARM公司的英国人David Rousling等担任小组顾问。2003年11月1日,AKA嵌入式开放实验室由小组成员集资5万元在清华南门附近中科院理化所的一处平房(清华南门的那个大烟囱下面)成立对外免费开放,为解决该实验室的房租问题,2003年12月AKA 嵌入式小组和AKA老成员魏永明创办的飞漫软件公司合作在国内最早开展嵌入式Linux专门培训《嵌入式Linux高级实验班》,到2004年4月共开办6期,培养近200人。此后飞漫软件公司因为集中力量于主营业务而放弃继续培训的合作,2004年6月AKA嵌入式小组注册成立亚嵌教育(英文简称:AKAE,亚嵌名称来自AKAE的谐音,当时注册名称时,命名为某某嵌的经查只有亚嵌一家,可能受亚嵌名称的启发,后来某某嵌的名称竟一时时兴起来,实在没料到),继续嵌入式人才的短期专门培训,开班30期,培养近千人。近两年后,于2006年4月在国内又最早开办为期3个月的嵌入式Linux就业班,标志着亚嵌教育迈入了职业教育时代,也开创了国内嵌入式职业教育培训的先河。此后涌现出来的很多其他的嵌入式培训机构,实事求是地说,都或多或少地参考了亚嵌研究并公布出来的教学大纲和细则,有的简直就是照猫画虎,这里就不提了。 亚嵌故事 至今,亚嵌仅嵌入式Linux就业班在北京一地就已开办到第30期,毕业并实现就业学员近千人(这不包括其他的特色班),在这4年来近千人的就业班毕业学员中,仅有可数的几个人未能就业(而且还主要因为性格孤僻等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其他人均已成功就业,其中毕业2年以上的学员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了。可不要奇怪,亚嵌毕业学员中有到intel、IBM、风河(现被INTEL收购)、华为、中兴、中星微等知名公司的,有中小型公司的,有从中小型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跳槽到大型公司的,有的已经在创业,而工作已完全不局限于嵌入式Linux开发了。 亚嵌学员的来源也可谓千奇百怪,有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学计算机的、通信的、自动控制的、机械的,等等,比较离奇的是,还有学医的和学会计的,但一样成才呢。 亚嵌一直对生源有着自己独特的控制方式,那就是必须通过亚嵌的入学考试来考察学员的基础,基础薄弱的,劝其通过其他途径或自 ......
>>返回讨论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