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老古网老古论坛XMOS公共讨论区XMOS开源项目区单片机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广告区域
→发表看法:[jimerliu]可穿戴设备:一切需要探索一切皆有可能



No.104179
作者:jimerliu
邮件:justinliu82@163.com
ID:131110
登陆:8次
文章数:3篇
最后登陆IP:27.38.17.115
最后登陆:2016/3/14 11:48:35
注册:2009/6/6 9:50:50
财富:164
发帖时间:2014/3/10 11:07:16
发贴者IP:112.95.66.155
标题:jimerliu:可穿戴设备:一切需要探索一切皆有可能
摘要:No.104179可穿戴设备:一切需要探索一切皆有可能 再过5年,一定是可穿戴设备的天下,也许这个时间可能比这个预计还要快。
这对于已经饱受了互联网重大冲击的传统企业甚至PC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大家都在害怕被又一次技术和产业变革洗牌出局,因此与其被动改变,不如主动求变,预先加入这一变革游戏,纷纷抢先推出可穿戴设备产品,以变应变,这是当前各大厂商加入这场变革游戏的产业逻辑。
当然,大家都在赌未来,都看到这个市场的高速成长性和以及带来的利润蓝海。按照美国技术情报分析机构ABI ReseARCh 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在2013—2018未来五年内,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的成长率非常惊人,智能眼镜市场的年增长率可达596.7%、智能手表市场的增长率可达234.9%。这对于处于一片红海的传统PC厂商和互联网企业无疑意味着新的利润增长蓝海。在现有产品市场之外,开辟一块新的市场空间。
至于Nike、Addidas等公司试水可穿戴计算设备,则是作为一种新的客户维系技术手段试水,其品牌传播意义大于实际营收意义,可以塑造Nike、Addidas领先潮流的品牌形象,获取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其品牌粘性,在短期内,不会成为其主打销售的产品。
于国内市场来说,可穿戴计算设备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趋势,其启示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可以进一步激发本土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创新的意识,激发新一轮的创业和创新热潮,也可以因此创造很多新的可能和商业机会。
未来社会:手机被取代 颠覆与裂变
穿戴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范式,对生活真正的影响不止是酷,它还将会为生活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和很多新的课题。
正如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两个著名的论断所说的那样——“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可穿戴计算设备在广播延伸了人的听觉、电视延伸了人的视觉、互联网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之后,又将再一次全面延伸人的感官能力。人类的听觉、视觉、触觉、神经系统又将以一种跟“切身”的方式被延伸。
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先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斯蒂夫•曼恩就说,可穿戴计算设备是人的第二层皮肤。人类就是通过不断地创造新技术扩展了自己的身体与能力,人类自身的每一次延伸必将在人类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每一次技术变化都再重新塑造着人自身和社会行为的尺度与形态。
从最显而易见之处看,人类的身体形态将会发生又一次改变,大家可以想象从猿、类人猿、远古人、刀耕火种的古人、现代工人、到PC使用者,每一次技术变化人的体貌形态、工具装备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十五年前大家都跨着BP机满街跑、最近五六年大家看到街上、写字楼、家里人们无论行走坐卧都抱着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不是在发生变化?那么接下来,当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传感器普及流行开来之后,我们的身体形态又将发生变化。可穿戴计算设备的目标是“实现人机合一”,那么人身体越来越、越来越人机合一就是一个趋势,人也因此越来越“赛博格”化。
美国技术哲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J. Haraway)在多年前就宣告: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赛博格”时代,一个“人机合体”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原本恒定的一切界线被逾越,一切似乎颠扑不破的分类原则的被打破。“我们的时代,一个神话的时代,我们统统都是喀迈拉都是被理论化的和生造出来的机器与有机体的杂交品;一句话,我们都是赛博格。赛博格是我们的本体论;我们由它那儿得到我们的政治学。 
以此为开端,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社会组织的形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多年前谁曾想过QQ、微博、微信、微信群会带来如此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方式,各种各样的读书群、驴友群、吃喝群、投资群、传媒群、创业群的社群通过QQ微信组织起来,而微博在处理社会公众事件中发生的巨大影响力和主导社会话题议程能力也令人无法忽视。可穿戴计算设备呢?将会在带来新的信息通信手段的时候,引起上述领域更加纷繁复杂的变化。
如果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服装进入生活,那么再带来更多新颖的信息数字消费方式之余,对既有的数字生活形态、社会交往形态、社会组织形态也将带来更多变化。会引发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当然目前围绕可穿戴计算设备讨论热点话题是其商业价值、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隐私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一项新技术带动产业变化、乃至社会生活全面变化来临之际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总之,除了酷之外,可穿戴计算设备对人自身乃至社会生活的影响,又将是一次颠覆和裂变,人类要进一步学习并适应这种变化。比如,变化之一是智能手机一定会被取代,而且就在这几年之内。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几点分析:
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KPCB合伙人、玛丽•米克(Mary Meeker) 在刚刚过去的5月13日的《纽约时报》AllThingD D11大会上公布了“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ICT产业(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一个大的计算周期约为10年,平均每10年一次大的变化。从1960年代的主机计算、1970年代的小型机计算、1980年代的PC计算、1990年代的PC互联网计算到2000年代的移动互联网计算,每十年的一个大的计算范式转换。那么下一个计算周期玛丽•米克认为就是“2010年代的可穿戴计算设备”。玛丽•米克的预言影响很大。
大家知道摩尔定律是IT业久经验证的一个产业规律。摩尔定律解释的问题跟玛丽•米克的分析类似。摩尔定律表明: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也就是说平均每18个月计算机的性能会有一个量级的提升。著名人工智能学家、未来学家瑞•库茨维尔将摩尔定律推广到集成电路科技以外的科技领域中去,提出了一个“库兹维尔加速度回报定律”,瑞•库茨维尔认为,随着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的加快,计算机以几何级数的形势发展,从打卡式机械计算机,到电磁继电式计算机,到真空管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到早期集成电路计算机,到现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设计与技术的范式转移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事实上大家也可以发现,从最近几年的技术发展趋势而言,充分验证了库茨维尔的观点,手机取代BP机、再到智能手机取代键盘手机时间均不超过5年,依次,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可穿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成为主流的网络终端设备,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在2006年乔布斯推出iPhone到现在,也才五六年的时间,大家看到智能手机的销量和使用频率这两个关键指标已经已经远远超过PC。那么,再过5年呢,这一定是可穿戴设备的天下,也许这个时间可能比这个预计还要快。
那么在这个新拐点,苹果会怎样?我认为,只要苹果公司的文化和运营体系不做调整,可以预见,这个体系中酝酿出来的可穿戴设备必定也会不同凡响的。苹果一直将工业设计作为其最核心的竞争力,而且建立起一套以设计为核心的端到端产品开发、运营和市场营销体系,保证了苹果各个产品线产品生 ......

>>返回讨论的主题


  发表回复
用户名   *您没有注册?
密码   *
验证码   * .
标题   *
心情
随便说说    我回答你    最新发现    得意的笑   
气死我了    真是没劲    坚决同意    表示反对   
大家过来    好奇怪哟    懒得理它    大家小心   
文件上传
内容


字体:      字体大小:    颜色: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超级连接 Email连接 图片 Flash图片 Shockwave文件 realplay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QuickTime视频文件 引用 飞行字 移动字 发光字 阴影字 查看更多的心情图标 背景音乐
点击加入表情
                         
选项
有回复时用短消息通知您?

   




老古网执行:109毫秒 最大:78531毫秒 查询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