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再掀转移潮 产能扩张还是逼迁?
2008年的珠三角外迁在遭受金融海啸吹打下,企业纷纷偃旗息鼓,
2010年,经过一年多的相对沉寂之后,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中国企业再次蠢蠢欲动。
一时间,PCB产业转移潮甚嚣尘上。
2008年的珠三角外迁狂潮被巨大的金融海啸吹打的七零八落,在整体市场低迷的压力之下,原本踌躇满志于出走的企业纷纷偃旗息鼓。
2010年,经过一年多的相对沉寂之后,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中国企业再次蠢蠢欲动。订单的火热不仅让那些在危机中暂时隐藏的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上涨、环保压力渐增等企业生存压力一一显现,也有力的支撑了企业家们进军内地的步伐。
而深圳富士康跳楼事件之后,其先是大幅度加薪再大规模外迁的举动则彻底引燃了珠三角新一轮的外迁与扩张。一时间,PCB产业转移潮甚嚣尘上。
产业再掀出走狂潮
5月11日,无论是对于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还是深圳市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都将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总投资逾亿美元的崇达电路板项目落户广东江门高新区。“江门崇达项目从投资考察到项目洽谈,以及达成投资意向仅用了不足100天”,深圳市崇达多层线路板公司总经理姜雪飞在项目签约仪式上表示。
也似乎从这个时候开始,因遭受金融危机而平静了许久的线路板产业,密集的扩产、迁移之声再度响起,而富士康事件后其自身一系列的加薪、外迁动作,则使得作为线路板重镇的珠三角地区的PCB产业何去何从之讨论热辣起来。
来自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SPCA)的统计显示,自2008年至今,只珠三角地区的PCB企业,选择外迁或是将生产基地向广东两翼、内陆地区迁移的就有近百家之多,不仅如此,近两年来全国各地以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PCB企业转移的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到20多家,而这个数据只包含那些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环境容量相对较高、立足于产业链式招商的大型园区。
“选择内陆地区进行投资,于企业自身来说是被动的,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因为当前来说,深圳仍是发展PCB行业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但转移也是必然趋势,企业必须从长远发展着眼,寻找出路。”在刚刚召开的SPCA一届三次理事会上,一位会员企业管理人员在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时如此表示。而今年以来随着工资新一轮上涨、原材料的暴涨、珠三角地区“腾笼换鸟”政策的趋紧,以及内地政府频频伸出的招商“橄榄枝”,产业从珠三角地区的出走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
来自Prismark姜旭高博士的观点也认为,现在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本比重越来越高,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已经从过去不到千元人民币,普遍增加至现在的1300元人民币,因此现在开始往内陆地区发展的声浪出现,沿着长江流域往上延伸,包括江西赣州、江西吉安、湖北武汉、湖南、成都、重庆等省市都成为转移热点。
发表时间:2011年5月11日10:42:11